第(2/3)页 无论有用没用。 总要闹出一点动静来,拖延对方一统的步伐,搞得后方起火,那才是正经。 事实上,如今姬明月一手拉起来的天心阁,也已经派出不少暗子,偷偷的潜往北域大周境内,探听消息,并搅风搅雨。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。 “王上英明。” 秦观海连忙答道:“下官本来还不知道那突然传出谣言的到底是何方神圣,听王上一言,拔开云雾直见青天呐,细细想来,还真有点像是北面的风格。” “谣言?” 陈平神情微冷,放下手中茶盏。 虽然说,谣言止于智者,只是凭借着嘴上功夫,也不能造成实质的伤害。 但是,历朝历代,任何一方势力,都对谣言这种手段颇为忌惮。 传谣一张嘴,避谣跑断腿。 真的被坏了名声,就算再次洗白,别人也不会信。 你可以控制人家说什么。 但永远无法控制别人在想什么。 越是不让说的,就越是偷偷传得飞快。 “也不知是从哪里吹来的风,只是数日时间,就已传遍广云府,并且,还向着四周十四县蔓延,说得有鼻子有眼的。” 秦观海紧皱眉头,似乎颇为头疼。 “下官仔细查过,谣言是从渡口乡村处开始传播,后来,随着乡人进城,立刻扩散开来,说是王上兵戈极重,杀生太过,伤了天和,可能会有灾难降下。” “还说,江水之中浸泡了太多尸体,会生出疫毒来,若是传至四方支流,一旦爆发,江东很可能就会十室九空。” 秦观海越说越是沉重。 他显然看到了事情的后续发展。 这种消息,如果不加以扼止,恐怕会闹得人心惶惶,比面对十万大军,还要恐怖。 “噗……” 方清竹细细品着茶水,满脸享受,本来对所谓的谣言不太感兴趣,此时就忍不住笑出声来。 “不是有医官专司处理此事吗?这种荒谬消息,难道也有人会信?” 这一点,方清竹还是知道的。 她甚至还看到许多士卒与百姓,挖坑淹埋一众尸身。 看得揪心。 姑娘还于心不忍,站在山上念了数个时辰的三光神咒。 并且,还跟着陈平召集各方医士,烧煮药汤,有病治病,无病防毒,颇为忙碌了好几天。 因此,对这事情,印象十分深刻。 “会,真的会信,关键是,已经有不少人病发了。” 秦观海满脸苦色。 对方一环扣一环,等他得到消息的时候,这消息早就传遍四周十余城,尤其是广云府城之中,更是连街头巷尾的叫花子都已经知道了。 还怎么遮掩得住? 尤其是,当秦观海大批派出人手,准备抓拿其中传播谣言者的时候,城北荷花里就有数百人,同时发病。 病来如山倒。 整日整夜的哀嚎惨叫声,闹得城北都不得安宁。 为了防止出现变故,秦观海已经把府兵全都派到城北,勒令百姓不得出行,封锁行人。 这种做法,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。 因为,火速赶过去的医官,并没有找到病因在何处。 只知道,那些病患,是人在家中坐,祸从天上来,完全不知道怎么染上的。 “元图先生怎么看?” 陈平面色无波。 种种明刀暗箭,他已然有些习惯了。 此时一点都不奇怪。 从谣言的指向,他其实也隐隐觉得,有些像是北面的出手风格。 因为,动不动就以“有伤天和”、“不能杀生”这种忽悠老百姓向善的话术,来影响一些无知百姓。 很像是一个教派。 而据他所知,江东地界,水网密布,并没有什么有名气的寺庙,佛门三宗,在此地也没有什么庙宇,谈不上太多影响力。 这里的百姓,多数是祭拜汶水青衣娘娘。 扯着“有伤天和”的幌子前来蛊惑人心的敌人,如果不是出自佛门三宗,很可能就是北周胡人后面的黑莲宗。 明心尊者就是出自此宗高人。 动不动就是怜悯世人多苦,并劝人向善,求告莲尊救世。 凤元图正襟危坐,闻言沉吟道:“谣言来势汹汹,并且,后续手段十分残酷狠辣,不能不加理会。若是置之不理,很可能这疫毒就会变成真的。” “凤先生是说,荷花里那疫毒是假?” 秦观海诧异道。 “当然是假相,秦知府几时曾见过,发作得如此凶猛,病患又如何集中的疫病,如此凶险症状,看起来倒不是病,像是毒。” “有大医去看过了吗?” 陈平微微点头。 他也认可凤元图的推断。 道理很简单。 前一天四处轰传,说是上天将要降下灾殃。 第二天,就立刻出现灾祸了。 这哪是什么天灾,显然是人祸。 所以说,陈平每每遇到北周胡人,总是一点也不留手,非得斩杀干净不可。 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,这是一个原因。 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这个。 是因为,那些胡人境内并没有什么儒家文化,并不讲究什么仁恕之道,更没有什么凡事留一线,日后好相见的规矩。 他们无论是对内,还是对外,遵循的其实是黑暗森林法则,就是弱肉强食。 与其要求他们讲人性,还不如跟他们讲一讲兽性。 你见过山林里的野兽,会因为杀戮而心生愧疚吗? 第(2/3)页